李开复癌症怎么好的 为你讲述李开复的故事(5)
2017-04-14 13:23:19 来源:男人世界
现在的李开复是一名演讲高手,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天生的演说家,其实技术出身的李开复,在这方面也曾遭受挫折。在读博士期间因为演讲和沟通能力的不足,他曾被学生评为“最差的授课老师”,学生们说“ 每天8点钟去上开复博士的课是非常大的折磨,他不看我们,只看黑板,与我们没有互动。我们就在下面睡觉。”甚至学生把他的课叫做开复剧场。
伤心的李开复决心提高自己的演讲和沟通能力:他要求自己每个月都要去听演讲,并向优秀的演讲者求教;同时,每个月自己还要做两次演讲.每次都要请同学或朋友去旁听,并提出反馈意见。更值得注意的是,李开复不是一味的卖蛮劲,而是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培养了具有个人特点的沟通技巧。比如他发现:不用讲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会更好。于是,就只在排练的时候使用讲稿。慢慢的,他从怯于跟人讲话,到游刃有余的演讲,为日后职场上的转变打下了基础。
第二,要成为一名管理人才,培养社交能力,尤其是在公司内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往往对人际交往有强烈的恐惧和排斥。

李开复刚开始也不喜欢社交,但是他意识到“如果一个人都不认识,那么我在公司会失败的”。于是他下决心改变自己,刚到微软的时候就拿来登记了几百名高管联系方式的名单,给这些高管一一打电话约一起吃午餐,在吃饭的过程中又请这名高管再介绍另外一名高管给他,通过这种方法,一年后李开复就发现自己在公司内的关系网有了显著的扩大。
第三,认清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作为在外企的华人经理人,常常面临着“不可突破”的“玻璃天花板”,要想进入企业高层更是困难重重,李开复也不例外,但他在困惑中冷静分析自己的优势所在,即自己“在华人中的强大号召力和影响力”,这正是可以依靠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