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徽为司马师生育五个女儿却遭毒杀 究竟是爱情还是权谋(2)
一,虎狼丛中寄弱身
提起夏侯徽,便不能不说她的夫君司马师。司马师是司马懿长子,司马昭之兄。为人雄才大略,极富智谋。在司马懿计赚曹爽,成功发动政变改元这件事上,司马师功不可没,是曹魏政权的掘墓人和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政变前夜,司马懿将计划告知司马师和司马昭,司马昭担心得彻夜不眠,而司马师却恬然高卧,若无其事。司马师的淡定让他的弟弟司马昭自愧弗如之余,发出如下的感叹:“天下者,景王之天下也。”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作为一世枭雄的司马懿自不肯久居人下,但也不愿操之过急。在司马氏一族长达数十年的韬光养晦中,即便隐藏得再好,也很难做到毫无痕迹。曹操、曹植、高堂隆、陈矫这些人隔岸观火,都看出苗头不对。可叹纵然他们操碎了心,偏偏管事的曹丕、曹睿父子却懵然不觉,从这个角度上说,司马懿的政治运气跟杨坚有些类似,北周齐王宇文献、内史王轨都向周武帝宇文邕反映过杨坚的“反骨”,可宇文邕说:“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
完全是消极应对。继任的天元皇帝暴则暴矣,但却是典型的昏暴,一方面对杨坚百般猜忌,另一方面却在临终前托孤于让杨坚的密友郑译。以至于养虎为患,最终导致北周政权灰飞烟灭。
司马懿也有像郑译、刘昉那种小人般的密友,即刘放、孙资。曹魏后期盘剥深重,所谓“曹氏虽功济诸夏,虐亦深矣,其民怨矣!”曹操死后,赖以起家的“青州军”都有异动,民怨之深,可见一斑。张悌曾经评论道:“丕、睿承之,系以惨虐,内兴宫室,外惧雄豪,东西驰驱,无岁获安,彼之失民,为日久矣。”特别是曹睿,在诸葛亮死后,自觉大敌已去,四方宴然,以至于游幸无度。加之后嗣凋零,接班乏人,这就给外在势力平添了可乘之机。
有了面子,还需要里子。如果仅仅有了刘放、孙资,而没有内里的得力助手,司马懿一样不敢放胆自为。就这样,司马师应运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