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汪寿华被杀真相遭活埋致死 杜月笙如何活埋汪寿华的(3)

2017-05-19 09:24:23 来源:男人世界

  二、共产党与1921-1926年的上海工人运动

  要真正理解杜月笙与汪寿华之间的恩怨纠葛,还需要从1920年代中共在上海开展的工人运动说起。根据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作为目标,因此发展工人运动,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是共产党最为重要的工作。毫无疑问,上述的道理对于1921年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是无从例外的,中共在诞生伊始便接受共产国际的直接指导和资助,参照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组织和发动城市中的工人队伍,一直是中共早期主要的工作内容。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纠察队在市区内游行

  然而,近代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还处在起步阶段,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产业工人数量少之又少,而且基本上都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的若干大城市内,这其中上海的地位则尤显重要。作为当时全国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上海是产业工人人数最多也最集中的城市,据不完全统计,1920年代上海的工人总数即不下四五十万人,仅从事纺织业的工人就达到二三十万,无疑为中共开展工人运动提供了十分良好的条件。1921年8月1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专门负责处理工人运动的各项事宜。早期中共的工作重点集中在开办工人补习学校、成立工会以及领导工人罢工等方面,在共产党员的积极努力下,自1921年10月至1922年底,虽然也曾经在日华纱厂与浦东英美烟工厂发动过规模较大的罢工,但是很快都以失败收场了。

  此后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就陷入了低潮,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共作为新兴的革命政党力量还十分弱小,独立领导的工人运动在军阀与外国势力的干涉下很容易失败;另一方面,中国落后的工业化水平,决定了工人的阶级觉悟不高,而且就像裴宜理(ElizabethJ.Perry)的研究发现的那样,当时上海的工厂之中存在着大量植根于地缘与血缘网络的,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行会”与“帮会”组织,这都给纯粹以马克思主义来发动工人带来了巨大难度。

  在这样的严峻局面下,中共开始适时地调整了自己的工运策略,结合裴宜理、李达嘉等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将中共的策略简单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通过实现国共合作来壮大自身力量。1922年8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华,召集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了西湖会议,传达了共产国际希望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意见。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正式通过了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议。不过在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上,中共依然反复强调了保持其自身组织独立性的重要意义:“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

编辑: 斑马

分享到